Main content start

Contributed Articles

Back

矛盾中找定位 反抗殖民剝削

10 JAN 2020

文學理論中的「後」思考,批判大眾認同的文化觀念,質疑主流意識形態的「常識」。例如,殖民主義一直向被殖民者灌輸宗主國的價值觀和思考模式,透過優越感和同化手段令他們日益疏離自身的本土文化,以致殖民者退去後,被殖民者在政經文化各方面的發展,仍受西方約定俗成的文化思想和傳統價值體系所影響。值得注意的是,當西方這套經營模式移植到東方時,兩者在現實執行、持續運作、大眾認受等各個層面上,必然有所落差,甚至產生許多矛盾(諸如民族意識、歷史尋根、本土性等)。

 

後殖民主義正針對這種西方霸權,研究其遺緒的意識形態和文化衝擊,從差異與矛盾中重新尋找自己的身份定位和文化認同,以反抗殖民者的無形操控和持續剝削。後殖民理論學者霍米巴巴Homi Bhabha指出後殖民文化就如樓梯一樣,這是一個曖昧的過度空間,代表了流動、無家的狀態,藉以強調後殖民的混雜性(hybridity)和中間性(liminality),再現文化差異的轉譯及價值轉換的過程。至於學者史碧瓦克(Gayatri C. Spivak)的質問:「被壓迫的底層能夠發聲嗎?」則關心到由下而上的邊緣發聲、小寫歷史等問題,乃至這群被壓迫底層的組合差異(包括不同部落的原居民、都市勞動平民等)及各自面對的現實生活情況。

 

以香港為例,周蕾《寫在家國以外》中提到「香港的文化形態是駁雜的、充滿異質的,同時又是兼收並蓄、多元化的。既包含中國傳統模糊的輪廓,又同時具備外來或西化的養分。」準確概括了香港後殖民時期所再現的文化特色。而陳冠中小說《金都茶餐廳》主角「鹹蝦燦」的混雜身份,更隱喻了曖昧的後殖民港人身份認同。首先,「鹹蝦燦」是澳門用以貶低中葡混血兒的稱呼,而故事中的「鹹蝦燦」是位「半唐番」,他的英裔父親退休後不知所終,廣東裔母親於九七回歸前已隨改嫁的尼泊爾裔軍官移民英國,人物本身已充滿殖民主義色彩。他自己則拒認後父,留港自視為「九七後滯港英裔」,主觀地向西方霸權靠攏,甚具後殖民的菁英身份認同。

 

小說以茶餐廳為題,展現了香港民間的本土情懷;然而,「發錢寒」老闆破產令「Can Do金都茶餐廳」面臨封舖危機,也寄寓港人港地在後殖時期所受的打壓。面對茶餐廳的經營困局,主角陷於兩難抉擇:北上開新餐廳,還是留港救亡快將倒閉的茶餐廳?這正隱喻了當年港人面對後殖的困局。然而,主角認為:「如果茶餐廳都死,香港好快玩完」,在這文化認同的底線下,主角再三強調的can-do精神和小說結尾「Do 唔 Do 先?」的詰問,則鮮明而深刻地表現被壓迫者的反抗與堅持。小說全文以廣東話書寫,中英夾雜,茶餐廳餐牌更全部附有中英對照,例如「羊腩煲叫 mutton goulash,西多叫 toast a la francaise 。問你服未?最出位係雲吞唔叫wonton,叫 Chinese ravioli」再現了香港多元混雜的文化和雅俗共賞的色彩,也反映了港人對西方霸權的反叛與留戀,充滿戲謔和反諷。(文學理論中的「後」思考之二)

 

文:鄭瑞琴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高級講師

隔星期五見報

(原刊於文匯報,2020年1月10日)

Prev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