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主要內容

新聞稿

上一頁

浸大持續教育學院環球虛擬交流高峰論壇2025
全球學者雲集 推動培育互聯世界未來領袖

2025年07月21日

(2025年7月21日,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旗下的虛擬交流中心及研究事務處日前舉辦環球虛擬交流高峰論壇2025 (Global Virtual Exchange Summit 2025),以「賦能互聯世界的未來領袖」為主題,採用線上線下混合模式同步進行。是次論壇為學院50周年紀念活動之一,吸引了來自52個國家及地區共937位學者、行政人員及業界專業人士註冊參加。

 

環球虛擬交流高峰論壇旨在為國際高等教育搭建交流平台,促進跨文化及跨學科的深度對話,推動創新研究成果與多方協作的解決方案,共同應對21世紀瞬息萬變的全球挑戰與機遇。今年論壇聚焦五大核心議題,包括︰(一)優質跨文化教育,培育具備未來就業能力的畢業生;(二)未來領袖的數碼能力與人工智能素養;(三)從教學中建立全球公民意識;(四)虛擬交流促進公共衞生參與及可持續行動;(五)新世代跨文化產業參與。

 

浸大持續教育學院院長鍾志杰教授的致辭,為一連兩天的論壇揭開序幕,他表示虛擬交流已成為促進包容、優質教育和有意義的跨文化交流的必要工具,而近期的全球性挑戰帶來的教訓,凸顯了打破地域和社會壁壘、連接全球學習者、教育者和研究人員的重要性。他認為,虛擬交流不僅可以提升數碼素養,更賦能參與者應對可持續性、健康和社會公平等關鍵議題,從而培養全球公民意識。「透過虛擬聯繫,我們培養出知識淵博又富社會責任感的畢業生,為複雜而全球化的社會作出貢獻。」

 

今年論壇邀來超過147位來自3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知名學者及專家作為演講嘉賓,涵蓋教育、科技、公共衞生、可持續發展等多元領域,帶來豐富而前瞻的觀點與研究成果,助力培育具備國際視野與社會責任感的未來領袖和全球公民。學院亦有幸邀請到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International Islamic University Malaysia)校長Osman Bakar教授及澳洲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副校長Sarah McDonald教授作為開幕典禮主講嘉賓。

 

Osman Bakar教授強調,在這個全球互聯互通與跨文化交流前所未有的時代,賦能未來領導者的意義不僅在於數碼和跨文化技能的培養,還必須注重塑造精神使命感與道德責任感。他進一步指出,「高等教育通過整合國際化線上協作學習(COIL),能培養以正義、信任與道德義務為根基的遠見領袖,這不僅讓學生做好作為全球公民的準備,更激勵他們在互聯世界中以同情心和誠信引領未來。」

 

Sarah McDonald教授則提出,高等教育若要真正為畢業生準備好迎接日益複雜的互聯世界,必須提供超越傳統的學生交流計劃,將全球學習重新構想為變革性、全院校的承諾。她強調,「透過將跨文化理解、數碼流暢度與全球視野融入課程及學生整體體驗,才能賦予學生成為具備適應力和文化素養的領導者,隨時迎接及塑造快速變化的世界。」

 

浸大持續教育學院一直致力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近年更作出多項舉措推動國際虛擬交流。學院於2022年成立虛擬交流中心,積極為學生提供線上學術交流,以突破地域界限及進一步加強與海外教育機構的聯繫。中心已與日本關西大學、美國雪蘭多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作為合作夥伴,亦會舉辦虛擬交流高峰論壇,推動國際教育界交流心得。目前中心平台已與24個國家的大學團隊合作,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研討會和論壇,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浸大持續教育學院虛擬交流中心詳情,可瀏覽 本院網站

 

環球虛擬交流高峰論壇的相片可於 http://scepr.hkbu.edu.hk/vesummit2025/ 下載。

 

圖片說明:

Pic 1: 環球虛擬交流高峰論壇採用線上線下混合模式同步進行,在開幕典禮上,浸大持續教育學院管理層與論壇統籌團隊,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與者合照。

Pic 2: 鍾志杰教授致辭為一連兩天的論壇揭開序幕,並代表學院歡迎開幕典禮主講嘉賓Osman Bakar教授。

Pic 3: 浸大持續教育學院副院長李南玉博士感謝Sarah McDonald教授擔任開幕典禮主講嘉賓。

Pic 4: 浸大持續教育學院研究事務處總監劉信信博士(右)及虛擬交流中心負責講師袁慧儀女士(左),與遠道而來的日本關西大學(Kansai University)全球教育創新推動機構副總監池田佳子教授(中)合照留念。

Pic 5: 英國格羅斯特郡大學(University of Gloucestershire)高級講師Alex Masardo博士在論壇上分享他的見解,參與者均積極投入專題演講環節。

 

~完~

新聞查詢
高級公關及傳訊經理
文志英女士

電話:3411 5475    電郵:scepr@hkbu.edu.hk     Facebook:HKBU SCE     Instagram:HKBU.SCE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