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通訊
2020年7月份通訊
2020年07月15日
與學生同行 籲堅守理想勇於嘗試-
國際學院20周年 專訪新任總監吳志榮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總監吳志榮博士
全球社會在後防疫時期均出現了嶄新的學習生態,遙距教學蔚然成風,年輕人對高等教育的需求醞釀著變化。然而在實體校園中,恩師春風化雨,學子承蒙教悔,他日學有所成投桃報李,在同行互動中建立而來的情感支援和生命連結卻是無可取代。今期SCE之友通訊和大家分享浸大國際學院新任總監吳志榮博士投身教育事業的緣起,以及他對新一代年輕人的寄望。
浸大國際學院(CIE)新任總監吳志榮博士於2020年5月履新。吳志榮博士多年前在國際學院任教,其後曾在大專院校從事行政和管理工作。於國際學院二十周年再度回來,以總監身份帶領學院繼續向前發展。
吳志榮博士熱愛教育工作,踏上學術和教學之路,竟是全因教授的一句話。吳博士說年少時對學習興趣不大,只打算在中學畢業後立即工作,分擔家庭經濟負擔。但在讀大專時,有一位教授認爲他具很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建議他朝學術方向發展,教授的認同讓他重新審視自己的能力及興趣,漸漸定立當老師的目標。
及後吳博士前往英國進修也非一帆風順,幸而每次遇上困難和逆境時也有良師益友從旁支持和指導,好讓他找出處理和解決方法,再加上自己堅定的決心,逐步走向目標。吳博士深深明白,老師不只是傳承知識,在學生成長路上也擔當著啟蒙的重要角色。直至現在,吳博士仍很細心關顧學生所需,提供適切的指導。「我常以自己過去求學的經驗鼓勵青年人。在追尋理想的路上不但要有堅定的目標,也要有勇於嘗試的精神,不要怕碰釘,遇上困難亦不妨主動尋求協助,事情總有解決方法。」
因著個人經驗,吳博士十分重視師友關係,尤其對校友事務表示支持。吳博士是創立國際學院校友會老師之一,他表示學生在CIE除了獲得學科知識外,也是吸收人生經驗,結識好友和良師的地方。吳博士娓娓道來當年在國際學院與學生的互動,其中一件難忘事,是帶領學生參加JA 學生營商體驗計劃,除了指導之外,他也會親自參與和學生一起準備比賽,例如舉行公司會議、設計產品和制定營銷策略等。在比賽前數天,他們也曾在校園通宵工作,努力作最後的準備。「不眠不休準備比賽,回想起來仍感到十分年青、有衝勁。這份共同經歷,令我與學生的關係更加緊密。到現在,我仍會跟當年的學生組員見面,交流近況。建立校友會的目的就是延續這份亦師亦友的情誼,以及保存學生對學院的聯繫和歸屬感。」 吳博士更表示期待在學院二十周年的慶祝活動中,與一眾校友和學生見面。
吳博士難忘當年帶領學生參加JA 學生營商體驗計劃的經歷。 |
吳博士是創立國際學院校友會老師之一。 |
奮力工作之後,也需要休息和放鬆。吳博士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與朋友和舊生開心聚首、吃飯聊天,談談當年趣事,也展望將來。他相信不論工作還是讀書,也應 “work hard, play hard & work harder”。「工作時應當全情投入,但在休息時也應盡情放鬆玩樂,才可保持身心健康,以最佳狀態再度投入工作。」吳博士會繼續帶領學院提供優質的教與學,實行薪火相傳, 讓同學實現個人目標及理想,與他們同行。
吳博士重視團隊合作,將會帶領學院繼續提供優質的教與學。
考考你有獎遊戲
請找出以下圖一和圖二的相異之處。(提示:一共有5個)

請找出以下圖一和圖二的相異之處。(提示:一共有5個)
參加方法及條款:
- 請按此前往SCE之Facebook專頁。
- 到2020年7月13日之帖文中提供的連結回答問題,完成遊戲步驟,並填寫個人資料。(答案須於所示網頁完成登記方為有效,Facebook留言不計算在內。)
- 2020年7月29日或之前最快提交正確答案的10位參加者各可獲得生活百貨劵$50。學院之現職職員不能參加。
- 結果將於2020年7月31日於【SCE45周年有獎遊戲 - 考眼力 找不同】帖公佈。
- 本活動與Facebook沒有任何關連,當中並沒有得到Facebook任何方式的贊助、支持或管理。
- 參與者須同意完全放棄對 Facebook 追究責任的權利。
- 學院不會將此途徑收集得來的個人資料作推廣之用。如因Facebook系統問題導致資料遺失或混亂,學院將以上述網址紀錄為準。
- 如有任何爭議,學院保留最終決定權。
上期得獎名單:
- Maggie Wong
- Yanyan C Chow
- Tony Yau
- PS Lau
- Wai Hei Ng
- Pekkle Wong
- Q J YAN
- Man Chun Chow
- Yee Leung
- Alex Tam